黃金剪刀式眼鏡
c.1810
黃K金、玫瑰金、銀質、玻璃鏡片
此件剪刀式眼鏡來自19世紀初期義大利地區,使用了高成數黃K金、玫瑰金、銀質三種不同色澤金屬,並以細膩的立體金屬雕刻神獸裝飾。展翅的動物或神獸造型,靈感常源自古希臘羅馬與埃及的歷史考古文物,在當時是一種常見的裝飾表現元素。
自從14世紀,符合現代光學意義的眼鏡在義大利出現,眼鏡的發展除了功能性的持續精進,人們對眼鏡裝飾性的需求也愈發明確。時至18、19世紀,妝點精緻的高端珠寶眼鏡在上層社會流行了起來,眼鏡豐富多元的樣貌也從此展開,此件藏品即是精湛珠寶工藝與實用眼鏡功能結合的代表。
愛德華時期雙半圓掛墜式眼鏡
c.1901-1915
鉑金、鑽石、玻璃鏡片
二十世紀初期短暫十餘年的愛德華時期(Edwardian Era, c.1901-1915),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精英階層富裕華美的象徵。此時期的高級眼鏡,形式風格與珠寶的發展關係密切,並多以當時盛行的鉑金材質與鑽石製作,華貴內斂,優雅的氣質渾然天成。
此件誕生於愛德華時期晚期的眼鏡,擁有非常強烈的時代風範,以最精緻的珠寶工藝呈現,完美的演繹了世紀之交奢華尊貴的白色珠寶風格。精美的鉑金鏤空台座邊緣以細膩的滾珠金屬工藝裝飾,並細密鑲嵌火光閃耀的老式切工鑽石,造型上,二O年代裝飾藝術時期(Art Deco, c.1920-1940)流行的對稱性幾何結構已隱約可見,鏡片展開的姿態也非常獨特,與傳統折疊眼鏡的設計不同。可想見它在當時是以特殊訂製進行委託的作品,在古董眼鏡收藏領域,亦屬於非常難能可貴的珍品。
Cartier裝飾藝術時期手持眼鏡
c.1920
鉑金、鑽石、黑瑪瑙、玻璃鏡片
被英王愛德華七世(Edward VII, 在位1901-1910)
譽為「皇帝的珠寶商,珠寶商的皇帝」的卡地亞(Cartier, 1847-迄今),向來是工與藝完美結合的典範,既為經典的象徵,也是風格的開拓者。在裝飾藝術
(Art Deco, c.1920-1940)時期,卡地亞亦以對簡約線條、大膽配色的出色表現力,引領著抽象幾何圖案的珠寶美學風尚。
此件珠寶眼鏡乃卡地亞在裝飾藝術時期的上乘之作,其簡練有力的線條設計,在直線與圓的力道中又揉合了線性的軟度,每一環節以深色而精巧的黑瑪瑙作為斷句,純熟而恰到好處的比例,完美詮釋裝飾藝術時期的利落優雅。
Mauboussin
彩寶花籃吊墜手持眼鏡
c.1930-1940
鉑金、鑽石、紅寶石、藍寶石、
祖母綠、紫水晶、玻璃鏡片
來自巴黎的夢寶星(Mauboussin, 1827-迄今),在二十世紀上半葉,以對裝飾藝術風格(Art Deco, c.1920-1940)的獨到見解與無比熱情,拓展了裝飾藝術珠寶的面貌。從1920到1930年代,夢寶星在巴黎、紐約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中屢獲大獎,成就備受肯定,也擄獲了當時歐美、埃及、印度等諸國皇室貴族與政商名流的青睞。
此件工藝精湛的彩寶花籃掛墜眼鏡,鏡片安穩的折疊隱藏於掛墜背面,掛墜造型則結合了復興自18世紀古董珠寶流行的花籃題材,並以符合裝飾藝術時期的「現代」設計語彙展現。在由白鑽幾何排列的璀璨花籃中,夢寶星以流線起伏的弧面切割紅寶石、藍寶石、紫水晶與祖母綠,巧妙拼 排化作嬌豔欲滴的花卉與綠葉,在光影照映下更顯奢美絢爛,彷彿凝結那盛放飽滿的生命於永恆一瞬。大膽的色彩和風格化的圖案組合,夢寶星以品牌一貫對彩色寶石的優越表現力做出了動人的詮釋,充份反映出屬於裝飾藝術時期的設計美學。
新藝術時期手持單片眼鏡
c.1890-1910
黃K金、歐珀、琺瑯鑽石、紅寶石、
藍寶石、祖母綠、珍珠、玻璃鏡片
新藝術時期(Art Nouveau, c.1880-1910)珠寶有眾神的花園之美譽,此時期的寶石與媒材如同百花盛開,各具姿態。
此件手持眼鏡珍品兼具了新藝術時期的特點,以金框雕刻柔軟如藤蔓的紋飾,透空處則以精美的淺綠色透窗琺琅為底座。閃耀遊彩光澤的歐珀主石,搭配鑲嵌排列有致的祖母綠、藍寶石、紅寶石、鑽石、珍珠等珍貴寶石,色彩豐富繁盛,氣勢不凡。不同於一般手持眼鏡慣以清透的鏡片鑲嵌,此件作品特製了櫻花般粉紅色澤的鏡片,可見其一氣呵成的完美追求與巧思。
星芒光學扇
c.1800
獸角、銀箔、織品纖維、玻璃鏡片
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的歐洲,因應上流社會參加晚宴、舞會、沙龍聚會、觀賞歌劇等豐富的社交生活所需,眼鏡的形式也出現了更多元的變化。將鏡片與當時女性最重要的時尚配件扇子結合的光學扇,讓女士們在折扇開合之間,也可以通過鑲嵌於其中的鏡片窺視心儀的對象。眼鏡的功能自此不再只是幫助觀看,尋覓姻緣的男男女女既是觀看者也是被觀看者,窺視成為當時活躍於社交場域的人們所共享的一種,不可言說又不可或缺的文化現象。
此件星芒光學扇,以牙白色澤獸角薄片製作,並採同色系絲緞串連。扇面巧工雕鑿星芒造型與如蕾絲般的華麗鏤空紋彩,再以銀箔妝點。小巧的鏡片被安置於首尾扇骨上方的圓孔中,當扇子被收合,即成為一件微型望遠鏡。精美的光學扇既可用於窺探,更能適切地遮蔽,正在遙望的熱切眼神。
香水瓶袖珍望遠鏡
c.1800
黃銅、玻璃、玻璃鏡片
間諜式望遠鏡流傳自18世紀晚期,當時的上流社會人士多熱衷於舞會、晚宴、沙龍聚會、觀賞歌劇等社交活動,而這些奢華的盛宴,往往也是年輕的男女相看未來的伴侶,已婚者尋覓情人的場域。於是乎,出於對一種含蓄的窺探方式之需求,香水瓶等隨身物件與微型望遠鏡結合,是因應社交文化與趣味而生的一款工藝精品。
玻璃香水瓶望遠鏡,以厚實的水晶玻璃,採用高超的模具吹制技術,讓玻璃瓶保持瓶身空間,中間亦能安置一件微小的伸縮望遠鏡,最後再以玻璃切割雕琢表面紋理。香水瓶間諜望遠鏡因製作艱難,承受了極大失敗率,場合應用特殊,材質保存傳世不易,因此流傳至今的完整作品稀少。
全玳瑁福財梁活節直腿眼鏡
19世紀
玳瑁、複合金屬、玻璃鏡片
古代中國人稱眼鏡為「靉靆」,即雲多而蔽日的樣子,古人藉此比喻鏡片覆蓋雙眼的樣貌。
清代到民國,是中國新式眼鏡迅速發展的時期,富裕的上層階級會採用珍貴的玳瑁、獸角、金、銀、琥珀材質製作與裝飾眼鏡,並以天然水晶磨製鏡片。
此件全玳瑁雙圓鏡框活節直腿眼鏡,鏡樑與鏡腳以蝙蝠與中式錢幣造型鏤雕為飾。中國傳統上,對自然萬物吉祥寓意一向有著許多巧妙聯想,蝠音同「福」,錢除了代表財富,也音同「前」,作為眼鏡的裝飾,乃是取其「福財在眼前」的美意。